練習默劇時,不要拼命想像『有』一堆橘子,只要把『沒有橘子』這件事徹底忘記就行了,很簡單的。(《燃燒烈愛》,2018)
寫作的重點不只在於你說了什麼,更包括讀者感受到什麼。
在大學時期,我曾經修了一堂基礎創意寫作課程,教授是院所特聘的專業人員,曾在美國劇組專職情境喜劇的編劇工作,可惜因學校教職人員政策的調整,學弟妹們恐怕無福相遇了。
課堂上,老師要大家分組練習表現「母愛」的極短篇,百字以內,還真遺忘了當時我是怎麼寫得了,可能因了無新意、欠缺創意所以寧可忘記,只依稀記得課堂同學中,有人寫每逢連假回家、媽媽煮了滿桌好料等著他的歸來,有人寫在分手痛哭時、媽媽緊抱著自己說沒事沒事。
對於大家的作品,老師不多做講評,只分享了另個學生曾寫作的故事——前陣子經歷了種種不順,心情悶悶不樂,主角幾度有輕生的念頭,但卻又怕遠在家鄉的媽媽擔心,因此在電話中絕口不提,而媽媽嗅到了不對勁卻也默不戳破。某次電話中,幾段快速的寒暄與提醒後,媽媽用台語輕輕說了「妹妹啊,前陣子土地公生日拜拜,我去求了護身符跟運籤,土地公都說沒問題的啦」,主角壓著滿滿的情緒,淡淡跟媽說了句謝謝,就掛上電話了,久久不能自已。
寫作上,越是含蓄的表現,越是壓抑的情緒,越是強烈的感受。母愛當然沒有對錯好壞,大家所寫的情境也都展現了「母愛」,但讀者所接收到是直球的愛,沒有驚奇、沒有轉折,彷彿預料之中——滿席好菜與深刻擁抱都是家常便飯。
《藍色大門》導演易智言曾說過,要表現一個人醉到不行,要寫他克制著醉意、試圖讓腳步走在柏油路的白色直線上;要表現一個人難過到死,要寫他壓抑著眼淚、對著鏡子裡的自己擠出微笑。重點在於如何讓你的文字產生更深的共鳴,是可以同理的情境,或是讀者經驗的反射。
這個故事所寫的母愛是作者的親身經歷,從默默關心的角度出發,媽媽的含蓄表現讓這份愛更多了同理心,讓讀者感到刻骨銘心的共鳴。下回表現情緒時,嘗試看看內斂的反寫技巧吧 —— 要讓主角帶有怒氣,是要他擠著微笑、面對不公義的人生,要讓主角喜上眉梢,不如寫他帶著撲克臉、看著心中所願步步成真,在私下露出一抹淺笑、輕快的步伐與哼著小調。
寫作的重點不只在於你說了什麼,更包括讀者感受到什麼。